中視全球資訊網
節目表
自律規範
倫理委員會
中視愛心基金會
十大發燒新聞
Last update : 2025/05/18
2022/04/28
車子不給面子? 男氣炸攔車 竟"忘拉手剎車"│中視新聞 20220428
南投一名網友,PO出一段行車紀錄器,指出日前爸爸開車時,遇到一輛休旅車,兩度沒打方向燈,不停往右切,最後還逼車,並且把車停在前方,沒想到對方才剛下車,卻因為沒拉手剎車,車輛往前滑行,嚇得趕緊衝去救車,把車停好,再跑來狂敲車窗、拉車門,警方指出,休旅車駕駛攔車已經觸法,將通知他到案說明。
2022/04/28
少3樣營養素恐得重症! 抗病毒4類食物不要碰│中視新聞 20220428
疫情持續升溫,自身的免疫力,顯得更加重要!營養師建議,如果要防止病毒,有四種食物最好別碰,包括"加工食品、油炸類、肥肉和含糖飲料",會增加身體發炎反應;另外,營養師還指出,台灣人缺乏維生素D、礦物質鋅和鐵,萬一確診,恐怕容易惡化,變成重症。
2022/04/28
塑膠膜"封印"確診夫 膠條塞門縫 網笑:命案現場│中視新聞 20220428
有民眾因為確診在家居家照護,結果老婆擔心擴染給同住孩子用養生膠帶把確診老公的房門給"封印住",但同住家人該如何防護避免被傳染呢?專家建議確診者餐具洗淨再用滾水殺菌個人垃圾一定要密封好再處理,確診者最後再洗澡洗完要再確實噴酒精消毒!
2022/04/28
本土破1.1萬例 5/5估衝3.7萬 陳時中:進入成長期│中視新聞 20220428
28號本土確診再創新高,新增11353例也是首度單日破萬例,其實自從4/1 破百例後每天確診人數都在飆升,4/15 已經達到1209例4/24 就已經破了五千例 ,衛福部預估5/5單日確診恐將達3萬7千人,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在的確是進入成長期,專家也推估這波疫情最高點就出現在五月下旬到六月,到時一天確診十萬人都不稀奇。
2022/04/28
軟封城挨轟! 柯嘆"業障重" 估疫情往中南部擴散│中視新聞 20220428
疫情嚴峻之下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必要時要"軟性封城",有專家認為如果放任病毒跟百姓共存不管控,全台疫情恐怕大失控。只是柯文哲"軟封城"的想法遭綠營側翼罵翻,柯文哲今天(28)回應說"就當自己業障重"。而對於目前北北基桃是重災區,他則預估,疫情會慢慢向中南部擴散。
2022/04/28
港第5波疫情近尾聲 鵝頸橋底"打小人"復業│中視新聞 20220428
香港由Omicron引發的第5波疫情,3月初高峰一天多達7萬多例,這幾天都降到5百例以下,民眾的生活逐漸回復正常,連一度禁止的"打小人"也重開了,對疫情及經濟的不滿,打小人的目標從過去的上司,同事,多了許多人指名要打特首及官員。
2022/04/28
確診在家如何自救? 實測"救命APP"結果曝│中視新聞 20220428
台灣現在輕症居家照護已經有上萬人,如果依專家推估總確診人數在360萬,依現在的輕症率99.7,就會有近359萬人在家,一旦不舒服或有緊急狀況怎麼辦?中央推"健康益友"APP說可以視訊看診,但是正在居家照護的確診民眾爆料,這款APP申請之後要等2到3天審核,審核通過了,可以點選的診所及科別又非常少,根本就很難使用。
2022/04/28
為看合歡山杜鵑花人擠爆! 車潮堪比過年追雪季│中視新聞 20220428
合歡山杜鵑花季開跑快2個禮拜,花況越來越好,遊客也越來越多,假日實施高乘載管制,還能稍微控制車潮,但平日就不一樣了,車輛一台接一台上山,小風口第二停車場,300個車位幾乎全滿,連路邊紅線也停滿了車,警方罰單開不完,有人形容,跟農曆春節時的追雪車潮有得比。
2022/04/28
"快篩陽"視同確診? 陳時中:1成偽陽性恐佔醫療資源│中視新聞 20220428
確診數急速飆升,急診室也都被來做PCR檢測的民眾塞爆,有醫師PO出,單日看診超過1千人創新高,PCR採檢量能吃緊,雙北都喊出,快篩陽性就算確診,對此指揮中心回應,目前不適合,疫情在下坡段時才這樣做。
2022/04/27
BNT兒童疫苗"本週簽約"! 兒童"發燒處置SOP"出爐│中視新聞 20220427
兒童疫苗最快下周開打,防疫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證實輝瑞BNT兒童疫苗預計這星期簽約,但數量和何時抵台還不確定。不過當家中兒童發燒時到底該怎麼辦?專家提出SOP還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已經"哭起來沒眼淚"代表已經脫水 最好趕快送急診
1
...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
1721
粉絲專頁
中視戲劇
中視綜藝
中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