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發燒新聞

Last update : 2025/05/15

2022/01/11
加強針防護力增至75% 打"莫德納"染疫死亡率最低│中視新聞 20220111
目前全球紛紛加快接種加強針的速度,國外最新研究指出,施打完第二劑BNT和莫德納疫苗20週後,預防Omicron病毒感染的效力僅剩10%,但接種第三劑後則增為75%,新加坡也證實,疫苗有效降低死亡率,其中又以莫德納的效果最為顯著。
2022/01/10
美國"移入病例"破六成"?! 入境普篩.14天檢疫做不到?│中視新聞 20220110
指揮中心只針對長程旅客入境,才要求篩檢陰性,但專家砲轟,應該要全面入境普篩,香港可以45分鐘完成快篩,為何台灣做不到?藍軍更痛批台灣六成的境外移入病例,通通是美國來的,應該立刻列入高風險國家,入境集中檢疫14天。
2022/01/10
防疫計程車"隔簾"有用? 專家:仍擋不住Omicron│中視新聞 20220110
指揮中心下令,國際機場防疫小黃,得裝隔簾或是防護衣,2擇1,但專家認為,這根本治標不治本,因為隔簾無法完全阻隔空氣,上下有縫隙,一樣檔不住Omicron的傳染力,加上司機載完防疫旅客,也能去載送一般乘客,指揮中心最新宣布,防疫小黃,今天(10)開始只能載入境旅客,如果違規就解約。
2022/01/10
驚!300人登山團無罩爬柴山 民眾嚇走避│中視新聞 20220110
國內本土疫情升溫,原本就規定,戶外無法保持安全距離,一樣得戴上口罩, 但有民眾直擊高雄柴山,週日來了一大團登山團,300人大陣仗同時上山,場面驚人,而且都把口罩脫了,也讓其他登山客 避之唯恐不及!
2022/01/10
出遊悲劇! 男大生疑超車不慎遭拖板車輾斃│中視新聞 20220110
新竹有五名大學生,騎機車到苗栗好望角遊玩,沒想到在回程途中,行經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後龍路段時,男大生疑似為了超車,和一台拖板車擦撞,當場遭輾壓失去生命跡象,四名同學嚇到流淚發抖,相當難過。
2022/01/10
居服員恐傳8家庭! 乾妹赴住處"坐半小時"也染疫│中視新聞 20220110
新增6起本土個案,包含確診女居服員,就讀小二的兒子,和兒子同個安親班的學童也確診,補習班也緊急停課,另外居服員的乾妹妹,曾到她家中,與她閒聊半小時也染疫,加上之前居服員照顧的家庭,一家3口確診,等於是一傳六,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指出,居服員高病毒量,代表已經有足夠時間, 傳播到更廣的家庭或社區,感染是否進一步擴大,必須要做最壞打算。
2022/01/10
"鼻過敏"竟然是染Omicron?! 4成無症狀.6成輕症│中視新聞 20220110
氣候多變,若是出現鼻子過敏症狀小心可能是感染omicron!指揮中心警告感染O毒的確診者現在有六成是輕症,四成根本毫無症狀,很多人染疫後還以為是鼻子過敏掉以輕心,為了怕輕症患者佔用醫療資源,台北市打算成立專責防疫旅館來收治輕症。
2022/01/10
2歲童染Omicron"國內最小" 桃機手推車員1傳10│中視新聞 20220110
桃機群聚感染進入社區擴散,突顯Omicron的驚人傳播力,就連未滿2歲的男童,也感染Omicron,成為國小年紀最小的本土案例,10號桃機案,新增6名病例,包括歌友會案17369的家人、居服員的兒子,和安親班同學,以及居服員的乾妹妹紛紛確診,還有2名手推車工作人員,也是染疫!
2022/01/10
北北桃恐"先升三級"?! 鄭文燦喊:要有"心理準備"│中視新聞 20220110
桃機群聚擴大,北北桃共同生活圈拉起紅色警報,專家就認為,如果一旦桃園疫情擴散到雙北社區,北北桃三縣市就應該先"升三級警戒"。對於防疫層級可能提高,雙北市長如臨大敵,桃園市長更要大家有心理準備。
2022/01/09
桃機員工擴大篩 2清潔員+2推車員確診│中視新聞 20220109
桃機針對近9千位第一線工作人員擴大採檢,今天(9號)公布新增4例確診,包括2名清潔員和2名手推車員工,接下來機場會加強人力教育訓練、及高風險區域的清消頻率。另外,衛福部長陳時中公布、未來入境旅客、需要在機場等待PCR結果為陰性後、才能再去防疫旅館。
  1  ...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  1718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