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發燒新聞

Last update : 2025/08/21

2022/01/14
採檢站排長龍! 與確診足跡重疊 民眾排隊急採檢│中視新聞 20220114
桃機群聚延燒,聯邦銀行健行分行員工確診再擴大,桃園市(14日)在中壢和平鎮再增設兩個篩檢站,但現場依舊大排長龍,不少人透露曾跟確診足跡重疊,還有民眾的孫女跟確診牛排餐廳工讀生同班,得知確診連嗽多好幾天,就怕染疫,要趕緊採檢才能安心。
2022/01/14
廢棄加油站工地氣爆! 大樓玻璃震碎 2工人送醫│中視新聞 20220114
高雄左營一處廢棄加油站,進行汙染改善工程,倒入化學藥劑,居然釀成爆炸意外,2名工人耳鳴輕傷,但卻震碎附近大樓玻璃,砸落地面,就像下雨一樣,民宅天花板也坍塌,住戶們嚇壞了,打包家當逃命,大罵氣爆意外,不是第一次。
2022/01/14
莫德納搶打多BNT三倍 "清水變雞湯"抗體飆7倍?│中視新聞 20220114
桃園社區疫苗接種站,單日打BNT、雙日打莫德納,不過兩者相較下,莫德納打氣超旺,接種人數是BNT的三倍。而有醫師分享接種的經驗說,自己打了兩劑AZ,又打第三劑莫德納後,抗體竟飆7倍,讓他直呼"是清水變雞湯"。
2022/01/14
銀行員戴口罩仍遭染! 專家:正確戴罩者僅23.1%│中視新聞 20220114
染疫居服員到銀行開戶,脫口罩成了防疫破口,但行員明明有戴口罩卻還是被傳染,有專家點出高達76%的人口罩都戴錯了,毒理學專家則出奇招防疫,建議脫口罩時可以暫停呼吸3秒,以減少病毒傳播風險。
2022/01/13
春節返台"萬人壓境"! 專家憂"境外移入"恐大爆炸│中視新聞 20220113
境外移入個案攀升,昨天(12號)新增92例境外移入,更創史上新高,今天(13號)也增加58例,尤其明天(14)開始,是春節返鄉熱潮,將達最高峰,預估將有萬人入境,專家也擔心,境外移入病例大爆炸,每天恐怕會出現破百案例,醫療量能恐怕崩潰,就怕本國重症患者將受到排擠,無病床可用。
2022/01/13
維生素C"水果之王" 芭樂比檸檬高4倍│中視新聞 20220113
要補充維他命C到底要吃什麼水果呢,好多民眾第一個想到檸檬或是柳橙奇異果,這類偏酸的水果。但營養師公布答案卻跌破眼鏡,原來含最多維生素C的水果王居然是芭樂,含量比檸檬高四倍。而紅心芭樂,更是只要吃半顆,就達到一天攝取量的兩到三倍。
2022/01/13
上機採陰.下機確診! 驚爆300元能買"假PCR證明"?!│中視新聞 20220113
變種病毒Omicron攻破國門,台灣境外移入不斷創新高,大多都是從美國來,但明明上飛機是陰性怎麼下了飛機秒變成陽性,有旅美台人大爆內幕,美國採檢時,很多時後採檢棒 只是輕輕幫你挖鼻孔,根本沒有採檢到足夠病毒量 影響準確性甚至有人上網去購買假造的PCR證明闖關。
2022/01/13
"雙層口罩"秘技擋Omicron 重症醫:比N95更耐用│中視新聞 20220113
想防堵Omicron病毒難道真的只能戴N95口罩嗎,國內有重症醫師公布戴口罩密技,一般民眾只需要雙層口罩,第一層 是含三層的醫療口罩第二層戴布口罩,這樣就能完美密合有效阻絕96.4%的氣溶膠,只要順序戴對防護力媲美N95!
2022/01/13
居服員1傳29最毒"超級傳播鏈" 急匡3千人採檢│中視新聞 20220113
13號新增1例死亡和14例本土,個案中除了1例是北市護理師,其他13例都和居服員相關。居服員3條染鏈1傳29,成了最毒傳播鏈。而她曾洽公的聯邦健行分行,9天恐怖傳染期,匡列三千人進出,市府也緊急加開採檢站,呼籲有相關足跡的民眾快來篩檢。
2022/01/13
關鍵9天疫情大擴散?! 陳時中:銀行是"重中之重"│中視新聞 20220113
聯邦中壢健行分行驚爆多人群聚,前台大醫師林氏璧更認為,回溯確診行員的可傳染期,關鍵九天已足夠傳得更多更廣,由於確診人數多足跡遍布餐廳.大賣場.超市,前一天才說疫情收斂的指揮官陳時中如今改口,強調銀行群聚案是現在本土疫情的重中之重。
  1  ...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  1804  

粉絲專頁